題名: 論研讀甲骨文的方法——文例研究
其他題名: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Syntax Analyzing
作者: 朱歧祥
關鍵字: 文例研究
甲骨文
卜辭
古文字學
作者群: Chu Ki-cheung
期刊名/會議名稱: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摘要: 晚清以來治古文字學者有意識的歸納研治古文字的方法,如羅振玉、王國維、唐蘭、楊樹達、李學勤、裘錫圭諸先生,都提供了許多考釋文字的理性經驗。本文強調先由句法的角度分析甲骨卜辭的重要性,提出文例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成組辭例為基礎的詞組研究法。我們建議,了解文字必須以分析文句為基礎,先弄懂整個句子內容的大方向,透過成串已知符號的詞位、詞序和上下文義,從而鎖定待考的未知字形在詞性和用義上的可能性,最後才由形音義的角度判斷文字。_x000D_ 本文先就趙誠先生《甲骨文字學綱要》一書中若干由於缺乏文例的通盤考量而產生據形誤釋的例子,強調文例在考釋甲骨文字的重要性。_x000D_ 本文復申論文例的功能,有:_x000D_ (一)由文例對字用的認識,幫助對字形的理解。如甲文丰之應讀為圍,井可以讀為毋。_x000D_ (二)由文例對詞組的認識,幫助對上下文的理解。如“人牛"應釋為“牝牛",“司工"應理解為“祠示"。_x000D_ (三)由文例互較破讀屬省文的字形。如天為茲省,夭為寅省。_x000D_ (四)由文例可幫助通讀卜辭的行款。如〈集22147〉舊釋的“癸巳卜妣妥"“用"“庚……"三段應合讀為“癸巳卜,用妥妣庚?"〈集 22186〉舊釋的“己丑卜啟丁今。"應讀為“己丑卜:今日啟?"。_x000D_ (五)由文例分析可解決卜辭的標點。如〈丙 30〉的“沚乃其來"應讀為“沚、乃其來?"〈集 6057〉的“長友角告曰"應理解為“長、友、角告曰"。_x000D_ (六)由文例互較可考見卜辭省略的後一貞問分句。如〈集 13686〉的“疾止?"應為“疾止,唯有入?"之省。〈集 6559〉的“王于來春伐刁” 應為“王于來春伐刁,災?"之省。
ISSN: 1682-587N
日期: 2012/09/25
分類:第03期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30145.pdf748.9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