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越劇《祥林嫂》與崑劇《傷逝》-從魯迅小說的改編演出看兩個不同劇種的改革
其他題名: Shaohsing Opera Shyangllin Sao and Kunshan Opera Depression for Passing Away—Discussion on the two types of drama reformation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s Adapted from Luu-Shiunn’s Novels
作者: 陳富容
關鍵字: 越劇
崑劇
魯迅小說
祥林嫂
傷逝
作者群: Fu-Jung Chen
期刊名/會議名稱: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摘要: 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它融合唱腔與身段,借以傳達文學的意境,是一種極美的藝術形式。這種傳統藝術,於元代正式形成,歷經明清兩朝而達於極盛。發展至今,中國戲曲正面臨了一種傳統與現代的接軌及試煉。如何用傳統的藝術形式表達嶄新的文學意境,是現代戲曲工作者亟欲追尋的一個答案。_x000D_ 在中國各種傳統戲曲尋求新路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它們紛紛選擇了魯迅小說,做為試煉的舞台。如越劇的《祥林嫂》、京劇的《阿Q正傳》、曲劇的《阿Q與孔乙己》及最近演出的崑劇《傷逝》等,都是各劇種中第一次嘗試將中國現代小說搬上舞台的作品。可以說他們都選擇了魯迅小說,做為他們戲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因此使得魯迅小說,成為中國傳統戲曲與現代文學融合的重要推手,故其演出現象,格外值得觀察。_x000D_ 故本文根據劇種特色與歷史,及其演出作品的內涵,選擇了可以互相借鑑的越劇《祥林嫂》與崑劇《傷逝》兩部作品,希望透過分析與比較,能更深入了解傳統戲曲的革新之路,與現代文學的舞台呈現。
ISSN: 1682-587N
日期: 2012/10/24
分類:第13期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30294.pdf373.23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