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朱熹論詩中「氣象」之義理視角試探 -以《朱子語類》論詩為考察範圍
其他題名: The Study of Qi-image in Zhu Xi’s Discussing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Vision—Focusing on the Classified Conversation of Master Zhu
作者: 楊雅妃
關鍵字: 朱 熹
詩歌

氣象
未發氣象
作者群: Ya-Fei Yang
期刊名/會議名稱: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摘要: 隨著「氣象」作為一美學範疇,進入到詩歌領域,人們在原有的「興象」、 「意境」等關注之外,逐漸注意到詩歌審美境界中的整體風貌、人格理想,及意 象象徵所展現的時空感。本文以《朱子語類》卷 140 論詩部分為考察範圍,試圖 掘發朱熹論詩中「氣象」之第一義所在,亦即探討朱熹論詩中「氣象」的義理視 角。 當朱熹論詩,援引「氣象」進入美學範疇,以「混成氣象」為其審美理想, 必須回應「氣象」與人格修養的聯繫,及其作為象徵的時間感與空間感問題。本 文指出:「混成氣象」的第一義義理支持,應當對應朱熹義理思考的「未發氣象」。 「未發」,若就本體而言,則無有動靜、先後等對立分判,適足以證成「氣象」 作為一種理想人格的象徵,乃具有其本體意義;若就工夫修為而言,工夫歷程的 時間感,則已然鎔鑄於整體當中,成全了氣象的渾然完整。其次,當「氣」的鍛 鍊達到心氣同流、身心合一之際,由內而外,將展現一種和穆安詳、動靜如如的 自在氣象;同時,這也彰顯了朱熹以身體作為空間經驗的對象時,主體的涉入, 不但使身體空間呈現一種工夫修為的意義,也間接地促使文學得以在自然風景之 外,更細膩地注意到內景之象的細微觀照,並由此綰合氣象與主體精神、人格理 想之間的聯繫。
ISSN: 1682-587N
日期: 2011/06/01
分類:第24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