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台中市觀光休閒產業之發展
作者: 童甲隆
關鍵字: 觀光休閒產業
系所/單位: 土地管理學系,建設學院
摘要: 根據世界旅遊和觀光會議(WTTC,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1992) 預測報告指出,觀光事業在西元2005 年時,其規模會超過目前二倍,全球旅遊 業將創造出14,400 萬個工作機會,其中有12,000 萬個工作機會將分佈於亞太地 區。對整體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觀光遊憩事業又被視為『第四級 產業』。 而台中市位於台灣中部都會中心都市,在政治經濟及交通機能上為中部都會 區之發展核心,但在自然景觀遊憩資源的先天條件上,台中市並無一足以大規模 開發之自然景觀遊憩資源。所以在評估台中市實質的條件下,首重以充實都會觀 光遊憩的空間與活動內容,並修正過去將觀光遊憩發展的重點侷限於風景點開發 建設為主的發展方向,結合鄰近縣市的天然觀光資源,藉由提供充分的資訊、舒 適便捷的交通與住宿服務,搭配悠閒的都會區購物及知性的都會休閒體驗機會, 對中部地區整體觀光遊憩與台中市生活休閒的發展方向產生更積極、正面的影 響。 都會地區遊憩發展策略,首重在於結合各類資源之經營管理,擴充多樣化的 戶外休閒空間,提供多樣化的觀光遊憩機會。台中生活圈之台中都市系統以台中 市為中心,涵蓋台中都會帶及其鄰近地區觀光遊憩資源而成,如大坑、台中都會 公園、亞哥花園等以人工遊憩及人文景觀為主,兼具保育自然風貌紓解都會地區 大規模、高密度之遊憩需求,提供原野休閒體驗之遊憩活動據點。所以在發展上, 以發展國民旅遊為基礎,提供各種遊憩活動類型,滿足各種群體之觀光需求以期 發揮遊憩資源潛在功能,建立整體完整之遊憩系統,加強系統間及系統內連結, 提高各系統可及性,謀求觀光遊憩系統與空間發展之整合。 長期來說,台中市觀光遊憩資源的開發應採觀光遊憩空間系統方式,以發展 核心為基地,藉由主要交通幹道及聯絡道路所構成的網路,整合其與環境地景及 周圍觀光遊憩據點族群的關係。系統發展核心包括:觀光都市、渡假基地及旅遊 服務據點三方面。而未來重點之遊憩資源規劃應朝向:都市公園綠地系統、文化 資產之保護、教育性及文化性設施產業、都會生活圈建設以及建構戶外休閒空間 系統等多方面發展。
日期: 2007-11-06T01:55:31Z
學年度: 92學年度
第一學期
開課老師: 黃智彥老師
課程名稱: 地方經濟發展
系所: 建設學院
土地管理學系
分類:建092學年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 
m910927420041.pdf403.01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