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空間技術應用於中國汶川大地震
其他題名: Spatial analysis application arcticle for Mainland China earthquake
作者: 林建安
關鍵字: 汶川地震
淺熱通量
遙感探測
系所/單位: 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 建設學院
摘要: 汶川地震造成了四川地區重大的傷害,近年來有許多方法探討如何預測地震的發生,再發生前就能事先預警,使傷害降到最低。在許多學者研究皆指出,在許多地震前都出現了熱異常,而這種熱異常可以視為紅外增溫或淺熱通量異常(Dey,2003、陳梅花等,2009),潛熱通量是地表接受輻射能與蒸發耗熱的熱交換物理量,它是地表單位時間內能量的變化,近年遙測技術快速的發展,大範圍的監測,而在地震領域上能大面積的觀測的遙測技術漸漸取代了以往的地面觀測站,利用遙測數據進行反演獲取,成為現今求得潛熱通量的主要方法。 此研究利用改進的雙層模型(雙溫度差分雙源模型),對發生於2008年5月12號四川8.0汶川地區透過遙測技術進行潛熱通量的反演,並實測和收集地面觀測點的觀測數據,依據雙溫度差分雙源模型,透過許多公式推導反演出淺熱通量,最後研究得出,在地震發生前的2~26小時前,汶川地區的許多地區出現了潛熱通量顯著升高的現象,這樣可能都是汶川大地震前的異常反應。
日期: 2009-08-23T10:00:53Z
學年度: 97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開課老師: 周天穎
課程名稱: 環境資訊系統專論
系所: 土地管理學系, 建設學院
分類:建097學年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 
M970800897201.pdf147.9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