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台中市土地使用管制與規劃之研究
作者: 李佩璇
關鍵字: 土地使用管制
土地規劃
系所/單位: 土地管理學系,建設學院
摘要: 土地使用管制與規劃之意義,積極方面在於促進土地資源之合理且有效之分 配,供各種活動使用,消極方面則在防止土地資源之不用、低度使用、誤用或濫 用。土地使用計畫之目的,在於求得公平與效益之均衡點。換句話說,土地使用 管制規劃乃是以「人」為本位,在公平的前提下,進而追求合理的土地使用配置, 以及高經濟價值的開發計畫。 台中市土地總面積為16,342.56公頃,民國七十五年所發佈變更都市計畫(不 包括大坑風景區)通盤檢討,總面積為12,610.17公頃。本市位居台中盆地,都市 土地使用發展主要集中在西部縱貫鐵路兩側,及高速公路所構成地區;除了西側 之大肚山及東側之東山地區地勢較高外,其餘地區均為平地。本市於民國四十五 年十一月一日發佈第一次都市計畫,至民國七十五年,先後發佈了四次計畫,並 於民國七十五年通盤檢討後,繼續擬訂三十個細部計畫。1 台中市位居台灣中部都會中心,在經濟產業及交通機能上為中部都會區之發 展核心。然而,在經濟不斷成長、國民所得不斷提高、經濟產業結構變遷與大量 外來人口移入等因素的刺激下,造成土地需求的增加與使用型態的蛻變,而促使 新市區的快速開發,使得部份舊市區土地低度使用,不符合經濟效益,而大量的 土地開發在沒有管制的情形下,土地違規使用、混合使用情形也堪稱嚴重。若以 短期而言:台中市的土地使用要因應不同實質建設的需求擬定分期分區建設計 畫、舊市區更新計畫等;長期而言:應配合產業結構的變遷與都市土地使用的大 量開發擬定良好的管制措施、管理系統與成長管理策略來配合,才能促使土地的 有效開發、提升環境品質,並進而帶動都市土地利用的永續發展。 土地使用最大的特色在於「整合」,藉由土地利用現況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中央各行政部門等上級單位的施政計畫,台中市未來發展的構想及規劃,其它規 劃部門的需求,現行土地相關法律的規範,自然或人文環境的限制等影響因子的 整合,來探討台中市目前土地使用的狀況與土地使用不當的地方,以及未來台中 市在土地使用上可能遭遇到的狀況與問題,進而提出相關策略或方針來逐步解決 台中市目前土地使用之困境,並展望未來土地使用之規劃策略,達成有限土地資 源能夠合理且有效率的規劃與應用。以期達到提高舊市區土地使用的強度、促進 土地合理有效的運用、促進都市土地有秩序的開發、加強台中市都市農地的保育 等多重目標。
日期: 2007-11-06T01:55:28Z
學年度: 92學年度
第一學期
開課老師: 黃智彥老師
課程名稱: 地方經濟發展
系所: 建設學院
土地管理學系
分類:建092學年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 
m910852320041.pdf871.9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