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語言
dc.contributor.author李麗秋zh_TW
dc.date112學年度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5-03-24T08:37:20Z-
dc.date.available2025-03-24T08:37:20Z-
dc.date.issued2025-03-24-
dc.date.submitted2025-03-24-
dc.identifier.otherT96040zh_TW
dc.identifier.urihttp://dspace.fcu.edu.tw/handle/2376/5076-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計畫的主要目的為藉助文學作品導讀提升學生的性平意識,正視性別平等教育的普世價值,與突破傳統文化習俗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藉由多元豐富的文學作品文本分析與小組討論,例如人物分析、社會背景等實境因素,由檢測學生的性平意識經驗開始,結合學生的文學學習成長的探索過程,以逆向思考、轉型探索,並深入檢視同學性平意識與彰顯文學溝通連結的課堂實境。除了期初與期末以「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調查問卷」 (潘才學, 2018) 量化資料外,教學現場以曼陀羅思考地圖與文本分析學習策略為主軸, 蒐集豐富多樣性質性資料進行三角檢驗。本混合型計畫資料蒐集包括:課前性平意識實施問卷、前期培訓課程、Zuvio即時反饋文字互動應答、研究者課堂授課與討論觀察、老師教學寫作日誌、學生學習歷程自述筆記、課後性平意識實施問卷、焦點小組深度訪談記錄等,匯集建構豐富資料庫,並以SPSS統計分析法分析頻率、排序、均值、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數據,及QSR NUD*IST Vivo 12.0質性紮根理論資料分析軟體儲存資料、開放性編碼、存取、比較和連結等方法,找出在文學作品討論中,多次資料分析歸納而產生出可能的模式概念和關鍵主題,完整舖陳混合型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將提出此創新課程結合多層次的研究發現與實境,可作為對此領域專家學者擴展性的發想平台,同時也對日後文學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限制提出建言,本計畫對活化英美文學教學與提升同學的性平意識應有可預期的擴展性與貢獻度。zh_TW
dc.language.isozhzh_TW
dc.rightsopenbrowsezh_TW
dc.subject性平意識zh_TW
dc.subject混合型研究zh_TW
dc.subject紮根理論zh_TW
dc.subject曼陀羅思考地圖zh_TW
dc.subject焦點小組訪談zh_TW
dc.title文學的臉孔:初探性平意識的教學實踐zh_TW
dc.title.alternativeFaces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Gender Equality Awareness in Literature Teachingzh_TW
dc.description.programme人文社會學院_外國語文學系zh_TW
分類:112學年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 
TPRP112-002-T96040-01.pdf561.22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